央广网呼伦贝尔8月15日消息(记者田凤元 见习记者李春雪 通讯员张梁诚)呼伦贝尔市境内的呼伦湖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湖泊,两千多平方公里的面积让它当之无愧地成为草原上海一样的巨湖,在调节气候、修复生态、涵养水源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夏日的呼伦湖,碧波荡漾,鸟鸣鱼跃。水面上,一丛丛苍翠繁茂的芦苇随风摇曳,为候鸟提供栖息、觅食、繁殖的家园;湖岸边,种类繁多的生物徜徉在碧澄水面与周边草原,给夏日的湖面增添了一抹灵动的气息。这一切,得益于呼伦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显著成效。
呼伦湖畔正在迁徙中的天鹅(央广网发 娄万飞 摄)
(资料图)
从“方案规划”到“工程治理”
呼伦湖是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的最大湖泊,地处欧亚大陆腹地,是我国北方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区域气候、涵养水源、防止荒漠化、维系草原生态平衡和我国北方生态安全等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
前些年,受周期性干旱和局部人为干扰影响,呼伦湖水情发生剧烈变化,湖滨湿地锐减、湖泊水生生态系统退化、局部草场退化、土地沙化等生态环境问题给区域生态安全带来威胁。
呼伦湖畔正在迁徙中的天鹅(央广网发 娄万飞 摄)
面对流域生态环境的严峻挑战,内蒙古对症下药,启动了“拯救”呼伦湖的“头号”行动。2016年以来,《呼伦湖流域生态与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获得国家批复,《内蒙古自治区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正式施行;呼伦湖草原生态试验站、呼伦湖湿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等合作研究机构相继成立;呼伦湖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57万亩草场全部禁牧,实施生态移民471户,取缔关停环湖周边全部餐饮旅游经营企业,清除各类经营设施106处,建设10个生活污水处理厂推动再生水回用项目……
十年来,呼伦贝尔市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围绕控源截污、生态修复等领域,组织实施59个项目,累计投入资金超50亿元,呼伦湖水位与水面面积稳中有升,干涸15年的新开湖重新开始注水。通过综合施策,截至2022年7月底,呼伦湖水面面积扩大至2243.6平方公里,水量达139.3亿立方米,接近历史最好水平,流域生物多样性逐步提升。
漫步在呼伦湖畔,位于新巴尔虎右旗的呼德诺尔湿地,波光粼粼,芦苇丛生。这里原本是一片洼地,2020年,新巴尔虎右旗将再生水从污水处理厂引入环城河道,用来补给呼德诺尔人造湿地用水。现在,风景优美的湿地不仅成为当地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更是呼伦湖流域水质改善和综合治理的一个缩影。
从“项目实施”到“科学管护”
日前,记者来到呼伦贝尔市北方寒冷干旱地区内陆湖泊研究院,科研人员进行水生生物多样性和富营养化监测方面的实验。通过研究呼伦湖水体中的鱼类、浮游动植物等水生生物情况,可以为呼伦湖水生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近年来,呼伦贝尔市不断深化与中国环科院等国内权威科研机构合作,针对湖水水质成因、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内容开展了大量课题研究,致力于形成系统性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科学规划和实施综合治理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人员正在开展鸟类调查(央广网发 康振坤 摄)
据介绍,呼伦湖7400平方公里的重点保护区域内,设置着8个管护站和5个核心区以及29个安装监控视频的塔台,环形数据网络可覆盖468公里。此外,在重点监测区还建设了6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和3个空气自动监测站,可实现呼伦湖保护区内24小时不间断地监控。
这些覆盖呼伦湖保护区全境的视频监控系统与数字化平台、移动执法设备,犹如“千里眼”“飞毛腿”,为科研和管护工作插上了智慧的翅膀。不但对各类违法行为形成了极大震慑,还为观测记录和救助野生动物提供了更多便利。
得益于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以及人为干扰的有效控制,野生动物重新活跃、种群持续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3年至今,呼伦湖自然保护区内记录到的鸟类种类及个体数量均呈连年增加态势,鸟类由333种增加至345种,其中包括国家Ⅰ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和Ⅱ级保护动物鹰鸮、凤头蜂鹰;呼伦湖水系鱼类种数由32种增加至39种,哺乳动物种类已由35种增加至38种。
从“单枪匹马”到“群策群力”
夏日清晨,呼伦贝尔市公安局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局乌都鲁治安派出所教导员韩跃和战友们就乘上汽艇驶向保护区核心大沙尖子巡查候鸟迁徙通道、觅食、繁殖区域。韩跃和战友们的日常不仅承担着基层派出所的工作,更承担着“野生动物救助站”“小鸟幼儿园”等生态保护的重要任务。
“呼伦湖是中国北方地区重要的鸟类栖息地和东部内陆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春秋两季,南来北往的候鸟种类繁多。这也引起个别不法分子受利益驱使,粘网捕鸟交易。”韩跃说。
派出所民警正在巡查候鸟迁徙通道、觅食、繁殖区域(央广网发 呼伦贝尔市公安局供图)
呼伦湖公安分局党委书记、局长石宏杉介绍,呼伦湖公安分局开展春封、安夏、净岸、守冰等专项行动,依法严打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筑牢生态环境防火墙。三年来,共计侦破非法捕捞水产品犯罪案件5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03人,救助野生动物22只。
除了执法小分队和管护站的工作人员,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和社会人士也加入到守护呼伦湖的队伍中来。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嘎拉达白辛管护站站长李国海告诉记者,日常工作中,管护站工作人员会通过入户宣传、定期座谈、发放传单等形式,充分发动保护区内居民进行共同管理、共同保护。在多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呼伦湖流域生物多样性逐步提升,“湖水清”生态保护成效初步显现。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上一篇:2013年中国大学排行榜?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资讯
- 全国生态日|草原的尽头是“大海”
- 2013年中国大学排行榜?
- 【20230815午评】新一轮地量筑底过程
- 广东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收官,深少图代表队斩获“一金三银四铜”!
- ff91 2.0塔尖用户正式交付 贾跃亭亲自驾驶新车
- 这家幼儿园进行暑假生态活动,助力节能减排
- 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周报:澳麦放开将利好啤酒行业的成本回落
- 乌军战壕惨状 俄罗斯侦察兵闯入乌军战壕视频曝光 基本情况讲解
科技
-
大山深处的书香春节2022-02-07
-
天津:男子涂改核酸证明进火车站被拘留2022-02-07
-
守护中国唯一国境“骑马线”的“护路人”:保证中欧班列冬季运输安全2022-02-07
-
降雪致青海多条高速实行交通管制2022-02-07
-
广州番禺部分区域被划定为疫情防控管理区2022-02-07